根据《关于开展2025年江西工程院课题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经组织申报、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现对2025年度课题拟立项名单予以公示(名单详见附件)。
公示期为2025年3月24日至3月28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书面方式并附必要的证据材料向科技处反映,以便核实查证。同时,须提供本人真实姓名、联系单位等有效联系方式(资料将予以严格保密),凡匿名、冒名或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附件:
2025年江西工程学院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拟立项一览表
项 目 名 称 | 负责人 | 类别 | 备注 | |
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大学生行为分析和异常预警研究 | 胡宇晨 | 重点 | ||
2 | Hilbert空间中变分包含问题解的收敛性研究 | 洪嘉聪 | 重点 | |
3 | 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化修补汽车轮胎关键技术 | 李锐风 | 重点 | |
4 | 大数据驱动的建筑物流需求预测与库存管理策略 | 习凤 | 重点 | |
5 | 面向模拟电路实验的便携式电子测量仪表设计与误差校正 | 陈亚萍 | ||
6 | 基于Vue+SpringBoot的企业招聘平台 | 万里霞 | ||
7 | 城市生态系统中碳汇潜力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 | 丁云 | 一般 | |
8 | 基于AI视觉的电机驱动模组缺失检测研究 | 郜永生 | 一般 | |
9 | 融合注意力机制与特征融合的桥梁裂缝智能 | 黄文兵 | 一般 | |
10 | 基于DeepSeek+鸿蒙HarmonyOS的MindSpore Lite Kit昇思推理框架研究 | 万为清 | 一般 | |
11 | 基于统计学习的教育数据挖掘与分析 | 胡蕾 | 一般 | |
12 | 嵌套循环的函数式循环不变式生成及机械化验证 | 潘丞 | 一般 | |
13 | 智能感应材料在艺术装置与未来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廖娟 | 一般 | |
14 | 基于机器学习的材料成型过程优化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 李海英 | 一般 | |
15 | 基于AI技术学校课程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胡木兰 | 一般 | |
16 | AI驱动的铋层状无铅压电陶瓷优化研究 | 傅小龙 | 一般 | |
17 | 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问诊关键技术研究 | 曾宏志 | 一般 | |
18 | 基于深度学习的中文文本情感分析模型优化研究 | 陈聪 | 一般 | |
19 | 新型比热容测量仪原理深化与结构优化 | 吴卫珍 | 一般 | |
20 | 基于医院运营管理的医采平台 | 邓亮 | 一般 | |
21 | 人工智能AI驱动下高校理工科实验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 周丽华 | 一般 |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负责人 | 类别 | 备注 |
1 | 乡村振兴战略下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育路径研究 | 王丽娜 | 重点 | |
2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育的样态与路径分析 | 蒋文生 | 重点 | |
3 | 数智技术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地方农特产品品牌设计与实践 | 范红艳 | 一般 | |
4 | 汉语水平考试(HSK)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 | 张捐捐 | 一般 | |
5 |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职业理论与就业准则建设 | 蔡忠慧 | 一般 | |
6 | 企业社会责任与贸易信贷能力在数字化转型中对江西省企业双元创新影响机制研究 | 蔡卉 | 一般 | |
7 | 算法推荐对大学生信息获取多样性的影响实证研究 | 吕斯凡 | 一般 |
2025 年江西工程学院思政专项研究项目拟立项一览表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负责人 | 类别 | |
1 | 基于深挖思政元素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四维”育人模式研究与探讨 | 温瑜文 | 重点 | |
2 | 高校英语教师思政素养与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研究 | 钟传根 | 重点 | |
3 | 数智时代下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 余鹏辉 | 重点 | |
4 | 消费者品牌忠诚度构建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融合路径探究 | 胡忆 | 一般 | |
5 | 《兴国调查》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 俞少华 | 一般 | |
6 | 以AI为引擎的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优化与实证研究 | 伍琴兰 | 一般 | |
7 | 高校思政教育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与引导研究 | 何赤平 | 一般 | |
8 |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下民办高校资助与思政育人长效机制探究--以江西工程学院为例 | 谢丽丽 | 一般 | |
9 |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设计优化 | 钟静挺 | 一般 | |
10 | 数字化赋能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例 | 孙雯 | 一般 | |
11 | 红色文化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以新余市渝水区乡镇红色文化资源为例 | 江宏 | 一般 | |
12 |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中的AI伦理教育基础构建 | 刘彩芸 | 一般 |
2025 年江西工程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拟立项一览表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主持人 | 类别 | 备注 |
1 | 面向人工智能产业前沿的新工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黄艳梅 | 重点 | |
2 | AI赋能本地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主题菜单式”专题教学研究 | 占顺霞 | 重点 | |
3 | 基于OBE的“四段三面、理实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符志军 | 重点 | |
4 | 基于Adobe Captivate制作交互式微课的开发与研究 | 曾宏志 | 重点 | |
5 | 基于OBE理念的集成电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 王云兴 | 重点 | |
6 | 产教融合视域下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彭秋梅 | 重点 | |
7 | 传感器技术实验教学方法创新与研究 | 章欢乐 | 重点 | |
8 | 应用型高校机械类专业校企深度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王新智 | 重点 | |
9 | 跨学科融合背景下“人工智能+实践教学”在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中的改革与探索研究 | 胡丽珍 | 一般 | |
10 | 基于“产教一体、双向输出、AI赋能”的《JavaEE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 万为清 | 一般 | |
11 | “AI”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 | 罗攀生 | 一般 | |
12 | 面向AI思维培养的人机协同“四阶三维"教学模式研究——以《网络信息编辑》课程为例 | 李紫霞 | 一般 | |
13 | 基于地方文化传承与课程思政的高校《艺术鉴赏》教学体系构建——以江西新余为例 | 曹建红 | 一般 | |
14 | AIGC技术驱动下“天工开物”视觉符号的《影视后期》课程模块化重构设计研究 | 白小芳 | 一般 | |
15 | 非遗文化融入《摄影摄像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 杨晨 | 一般 | |
16 | 基于AI技术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 袁琴 | 一般 | |
17 | 基于AI环境下的双轮驱动教学模式探索--以《MATLAB及系统仿真》课程为例 | 韩慧芳 | 一般 | |
18 | 产学研数智化协同创新模式下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路径研究 | 王鹏 | 一般 | |
19 | 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承与智慧照明光艺术教学的创新融合路径探索研究 | 闫文文 | 一般 | |
20 | AI赋能的“三维-智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 | 姚君豪 | 一般 | |
21 | 生成式AI赋能计算机平面辅助设计课程的人机协同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 王冬冬 | 一般 | |
22 |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研究 | 马学儒 | 一般 | |
23 | “多联动”大数据开发技术课程创新与实践 | 伍琴兰 | 一般 | |
24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袁英 | 一般 | |
25 | 人工智能赋能智能制造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 李海英 | 一般 | |
26 | 虚拟仿真技术在机电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吴辉 | 一般 | |
27 | 《经济数学》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洪嘉聪 | 青年 | |
28 | 人工智能技术和高等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 李定国 | 青年 | |
29 | 高等代数与AI的协同创新教学 | 胡蕾 | 青年 | |
30 | 数学形式的不变性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孙燕青 | 青年 | |
31 | AI技术融合下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 柴政 | 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