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属各单位:
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等有关项目申报申报通知已发布。现就做好我校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人文社科项目类别及研究期限
1.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研究期限为3年。
2.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研究期限为3年。
3.自筹经费项目,项目研究期限为3年。经费由申请人从校外有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自筹,自筹经费不低于8万元。
4.专项任务项目,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高校辅导员研究专项,研究周期为2年。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及研究期限
1.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研究年限为2年;
2.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研究年限为2年;
3.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研究年限为2年;
4.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青年项目,研究年限为2年。
三、申报条件
1.申请人须为在编在岗教师,能够实际承担、组织研究工作;每个申请人限报1项,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其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2.申请人除符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外,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规划基金项目申请人应具有高级职称(含副高);
(2)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人应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
(3)自筹经费项目申请人,须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申请评审书》)“其他来源经费”栏填写经费,并上传学校财务处提供的委托研究单位经费到账凭证或银行回单等证明材料。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申请人必须是专职思政课教师,实际从事思政课教学、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近三年的思政课教学评价结果平均排名位居所在高校全体思政课教师教学评价结果前40%。
(5)“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的申请人,除符合第(4)项条件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5年1月1日后出生),从事思政课教学不少于3年。
②热爱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理论功底,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经常性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教学业绩突出,教学效果深受学生欢迎和同行肯定。
③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优先推荐申报: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获奖者;省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类活动获奖者。
(6)“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青年项目”的申请人,除符合第(4)项条件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90年1月1日后出生),从事思政课教学不少于1年。
②积极开展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经常性与学生谈心谈话,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3.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1)在研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负责人;
(2)申请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者;
(3)申请202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者;
(4)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年内因各种原因被终止者,五年内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5)在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负责人;
(6)连续2年(指2023、2024年)申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
(7)近5年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各类项目资助者,不得以相同或类似选题进行申报。
四、申报办法
1.本次项目采取网上申报方式。教育部社科司主页(http://www.moe.gov.cn/s78/A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以该系统为准。
2.申报时间截止至2025年3月17日,逾期不予处理。申请人需在申报系统提交项目申请,并提交纸质申报书(A4双面打印)1式2份,查重报告1份,科研项目(成果)意识形态审查表1份到科技处,电子稿发送到邮箱:ygxyky@126.com。
五、其他要求
1.申请人应认真阅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及以往立项情况,提高申报质量,避免重复申报。
2.本次项目评审采取匿名方式。为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申请评审书》B表中不得出现申请人姓名、所在学校等有关信息,否则按作废处理。
3.申请人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三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