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9日,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个人赛省赛(软件类)在江西工程学院顺利举行,区块链学院作为本次大赛分赛点,承接了29名选手参赛,完成了C/C++程序设计、Java软件开发项目的比赛。
本次比赛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600多所高校的13万余名选手通过线下或线上比赛方式参赛,主要有C/C++程序设计、Java软件开发、Python程序设计、Web应用开发等八大竞赛科目的比赛。
根据学校疫情防控要求,比赛地点设在区块链学院A202智能合约实验室,参照大赛指定规格设置摄像头,实现对每个选手的全过程监控。为确保比赛顺利进行,学院提前谋划,精心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全方位赛事保障,成立了技术保障组、考务组、防疫组、联络组等多个工作小组,周密推演、分工明确、专人专责、密切配合,认真完成各环节的考务工作,为选手们顺利比赛提供周到服务。
蓝桥杯大赛是全国规模领先的IT类知名科技竞赛,至2022年已成功举办第十三届。多年来,学院一直高度重视该项赛事,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大赛,全力做好各项组织和保障工作。学院安排专业指导老师团队,每一年的比赛都是从前一年第四季度开始选拔学生、挑选师资、优化课程,制定整套培训内容。从校赛、省赛到国赛,坚持日常训练与集中集训相结合,形成以练促赛、以赛促学的工作机制,让学生在赛练结合中不断强化程序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压力,学院坚持疫情防控与承办赛事两手抓、两不误,克服重重困难,在师资上加码、在指导上用力、在场地设备上攻坚,实现参赛、办赛、观赛的智能化、网络化。
为确保本次大赛顺利开展,学院召开大赛启动会,对考务安排、疫情防控、后勤保障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比赛当天,所有学生佩戴口罩,携带证件,体温测量合格后有序进入考场。考试期间,学院领导对考场进行巡视,学院设立巡考团队,对考试进行全程督考。
本次比赛共历时3个小时,2022年4月9号上午9点开始,13点结束。对所有参赛者来说是拼编程速度、技巧,也是赛智力和耐力。
本次大赛呈现了竞赛内容专业性强,参与学生多等特点,不仅考验了参赛者们的软件编程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对学生职业意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促成了学院“学专业,强技能”的氛围,体现了学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发展”的教学理念。
据悉,本届大赛中,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参赛选手达到了2.5万人,再次刷新了蓝桥杯大赛高水平院校及学生的参赛纪录。各顶尖院校的选手云集蓝桥杯竞赛平台,标志着蓝桥杯大赛凭借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权威公正的竞赛选拔标准、效果突出的人才选拔结果,成为当前我国首屈一指的高校IT类专业赛事。